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风采丨陈松蹊:保持好奇,保持向上



















































2022年6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22年毕业典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松蹊作为校友代表以《次优的路径也能使你达到向往的高点》为题寄语毕业生。他结合自己学习工作的经历,激励毕业生要确立更高的目标,同时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曲折和弯路,享受不确定性带来的可能性和惊喜,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努力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北师大人的智慧。



陈松蹊,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8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统计硕士学位;1993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高校任职。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统计科学中心科学委员会主席。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超高维大数据统计分析、环境统计、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统计学的关键发展。







以下为陈松蹊学长的采访




保持好奇,保持向上


陈松蹊


春风化雨,弦歌不辍

从1979年入学到1988年硕士毕业,陈松蹊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度过了一段充实且难忘的时光。谈起在北师大求学过程中印象深刻的老师,陈院士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这些老师给他带来的帮助和影响。他提到研究模糊数学的罗承忠老师,表示非常感激罗老师当年把他招进数学系,从报考生物学到被数学系录取,是始料未及,也是意外之喜。在上课方面,教数理逻辑的王世强先生用生动的课堂加深了他对数理逻辑的喜爱,回想起来,他说:“王世强先生是一个非常严谨,非常低调,非常温文尔雅的老先生”。提起教概率统计的王隽骧先生时,他忍不住称赞“本科时王老师的概率统计讲得非常漂亮”。除此之外,陈先生还提到了吴品三、陈木法、严士健、柳藩等老师。而且在当时的四大博导和一众优秀老师的影响下,数学系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他依旧牢记在心中。他也非常感激母校,让他打好数理基础,收获很多。

走出师大30多年,师大的校园发生了很多变化,陈先生在分享老照片时也介绍了他最初认识的师大。1983年5月13日,他在当时的数学楼前拍摄了毕业照。虽然现在数学楼还保存着,但是已经改成了一个公共教室。而最让他感慨的是,以前的老图书馆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新主楼,往日在图书馆自习的学习经历已成回忆。除了师大校园的变化,陈先生还一一介绍了毕业照中的同学以及他们的去向。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与同学们保持着联系,对此他特别提到了当时的班主任贾绍勤老师,“他把班级凝聚得很好,所以大家才能一直保持联系”。


学以致用,乐在其中

关于科研,陈松蹊院士在师大求学七年,硕士论文是他最早的科研尝试。真正开始深入科研则是在1990年起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阶段。留学期间他开阔了研究视野,开始研究比较前沿的问题,科研生涯也就此正式起步。尽管研究的问题具有多样性,但是陈先生一直都保持着对科研的兴趣。

当被问到是否曾遇到过研究的瓶颈时,陈先生的回答坦率而乐观:“还真找不出瓶颈,因为我每天起来都满怀信心。只能说我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研究问题的转型。”博士期间他专注于做经验似然相关研究,而1992年毕业后在澳洲的联邦科学院渔业研究所的工作机会促使陈先生开始关注生物统计方向,拓宽了研究面。后来他也陆续涉猎人口普查研究、高维统计、核估计、金融统计、计量经济等不同的研究方向。

2014年开始,陈松蹊先生带领团队着手大气污染方向的统计研究。当时北方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这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陈先生团队发现如果仅仅局限于已有的观测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污染排放量。于是,他带领团队一边做统计测度研究,一边学习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最终,该团队得到了显著有效的研究成果。与后来的新冠肺炎的项目一样,陈先生往往关注满足人民需求的研究问题。疫情爆发的时候,他将大气污染研究团队进行转型,转向做新冠肺炎的研究。“现在回忆起来,很惊心动魄也很欣慰,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学者们要有所反应、有所贡献。”陈先生提到,回到国内以后,他做研究更有主人翁意识,这也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社会责任感。

提及做科研需要的品质,陈先生认为做研究一定要保持一个向上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要有强烈的内驱力、有耐性。“生活每天看起来很不一样,能从中发现很有意思的内容,要保持一种‘我行,我可以’的感觉。”这也是促使陈先生持续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

此外,陈松蹊先生还分享了对于统计学发展前景的看法。从统计学的发展历程谈到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他认为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数据、预测、分析,但是在这些人中,统计学家是头脑最冷静,也是最科学的。“统计学人知道做实验设计需要去除样本中的偏差,不是上来就计算。”当然,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统计学人始终保持批判性的思维,有时过于严谨。这个世界在改变,其实可能也需要融合一些“不冷静”。整体而言,统计学的未来发展是好的,但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更加注重学科交叉,更加注重问题驱动,更加考虑工程化。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在访谈中,陈松蹊先生分享了当时的学习生活作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伴随六点起床铃响,晨跑、早餐结束后,七点半到八点他会找个地方朗读英文。陈先生特意提到,当时清晨的校园里都是郎朗读书声,这个小习惯是从77级和78级的学长们那里学来的,79级延续了学长们的好学风。八点钟开始上课,一直到中午快十二点才下课,此时大家早已饥肠辘辘,火速吃完饭睡个午觉,再开始下午的课程。下课后,陈先生一般会去自习,自习结束后去打球运动。晚饭后又去图书馆自习到九点四十五闭馆,最后在十点半睡觉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规律的生活让陈先生保持自律的习惯,即使三、四年级的时候学校不要求晨跑,但是他的学习生活安排依旧井井有条。每天都充满了学习的劲头,心无旁骛地学习知识,这让陈先生在大学的四年里扎扎实实地学到了不少东西。

谈到师大的培养模式,陈先生认为师大非常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师大对于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可以和国内任何一所高校媲美”。包括他后来招到的一些来自师大的学生也都非常优秀、可靠。学风扎实、不张扬,追求脚踏实地,这是师大的特点。此外,陈先生做研究、做事的风格,也源于各位先生们的培养和言传身教。同时,他也建议师大的学生可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积极扩宽自己的思路,把目标定得更高一点。

而关于如何看待“被迫”选择专业的问题,陈松蹊先生认为有时候需要“随遇而安”,因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各个领域都有机会和发展空间。有时候走直线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追梦的路上不能因为没有直线而放弃,而是需要培养自己的韧性,走折线、走曲线都可以,只要总体来说是在向上走就可以。类似地,谈到选择工作还是科研的问题,陈松蹊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每天才能充满动力、满怀信心。学校培养的不仅是学界的精英,也是业界的领袖。不同的行业侧重点不同,但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有严谨的学风、扎实的基础和端正的做事态度。不能因为行业热门就跟随潮流,要选择自己所热爱的,否则就容易迷失方向,出现问题。

在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陈松蹊先生谈到统计学近几十年更加注重计算。相对而言,数学和统计学研究生的培养还是应该更注重数学推导能力和研究能力。但是写作能力也值得注意,写作能力本质上是关于思想构成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思路清晰才能写好文章。希望同学们重视这方面的锻炼,好的写作能力能够帮助大家在工作和科研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最后,在谈到母校的120周年校庆时,陈先生忍不住感叹时间飞逝,并向母校表达了衷心的祝福。“希望母校继续之前的辉煌成就和历史传承,继续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更多优秀的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在各行各业的精英领袖。”


  ●  ●  ●  ●  ●  ●  ● 

来源丨北京师范大学官微、京师学工

编辑丨何胜男






往期回顾



北京师范大学首期“校友课堂”开班


殷殷祝福,庆母校百廿华诞(二)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